一個小時的時間咻咻咻就過去了,外面天色也漸暗,到達 Jerusalem Central Bus Station 的時候大約是晚上六點。由於耶路薩冷中央車站其實並不在耶路薩冷中央 (或說不在觀光客心目中的耶路薩冷古城中央),所以在下還要再換市公車或是輕軌列車到達古城外圍,再徒步進城。輕軌列車車站就在中央車站外相當醒目好找,簡直就是包裹著糖衣的惡魔,像在下這種重症捷運依存患者馬上就上鉤了。不經大腦直接就在自動售票機買了票後,坐在候車亭等車。
等了快一個小時。一輛車也沒有。連公車也沒有。期間很多背包客,路人還有荷槍的阿兵哥來車站觀望一下,就沿著輕軌軌道離開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天色也越來越暗,突然意識到該不會是今天沒有輕軌列車可以搭吧!眼見路上開始出現公車,雖然是可以認賠放棄已經買好的輕軌車票,但是也不知道該坐那班公車才進得了城...。也有想過乾脆和其他人 (?) 一樣就先沿著軌道走,走到遇到第一班列車的時候再上車也是辦法,可是如果剛好在沒有車站的路段遇到來車,豈不是太囧了。就在腦內模擬各種逃生路線猶豫不決的時候,列車出現了--- 但是每班車都過站不停,貌似正在調度中,不過這樣應該是馬上就會開始營運的意思吧。於是安心下來,繼續等車。
結果一等又是半小時。可惡耶,如果當初一下客運就直接用走的,現在應該也已經到旅館休息歇腳了吧。可惡可惡。因為被已經買了的車票+已經花下去的等待時間綁架,最後還是搭著安息日後第一班往城內的列車,到達古城西側的 Jaffa Gate, 已是過晚上八點。
但是真正的挑戰從現在才開始。首先應該先慶幸自己身上唯一行李只有背上的背包,因為整個耶路薩冷老城區全部都是石塊路,而且上上下下石梯很多。布滿密密麻麻錯綜小路,路標有是有,但是晚上完全看不清楚,再說也是寫希伯來文或阿拉伯文,對於這種沒有做功課的觀光客一點幫助也沒有。本來覺得沒關係手上有預先下載好的離線地圖應該沒問題吧。是的白天的話沒什麼問題,但晚上的古城內根本一片漆黑,而且這天不知道是有活動慶典還是單純只是安息日結束的日常,到處都是拒馬和荷槍武警,邊走邊擔心自己會不會不小心闖進禁區然後被轟成蜂窩這樣。
跟著地圖,逆著人流,來到了好像應該要拐彎的地方,但是路卻被警察 (軍人?) 封起來了。想說大概不是這條吧,畢竟看起來是條很黑的路,實在不像會有旅館的地方,而且又被封起來了大概有問題?所以繼續往前走,但是越走越覺得不對勁,所以最後又折回原來的路口,鼓起累積了好幾天的勇氣,問了站哨的警察可不可以讓我過去。此時不得不再度讚嘆以色列不愧是米國在中東的自治區 (?),警察大人沒說什麼就放我過拒馬走進那個黑到必須開手機燈出來照路的小巷裡去。還好路不長,馬上就到了旅館。根本沒有招牌。要不是有地圖在手一定直接錯過吧。
當晚睡房間的只有我一個人,其他人都是睡頂樓露天床位。確實露天床位才是正解啊。因為耶路薩冷古城整個就是蟻穴的構造,多數的房間不會有對外窗戶,又沒有冷氣,整個晚上相當悶熱難受。各位看倌們如果有同行旅伴可以互相照料的話,真的可以考慮頂樓的床位,便宜又舒適,也是不錯的體驗。
走了整天的路,晚上又被到處都是步槍的街景震撼到,晚上顧不得悶熱也一路睡到隔天。因為本來來以色列的目的只是想看 IP 的表演,對其他地方,包括耶路薩冷,沒有太多研究,所以隔天的行程也就相當隨興自由。由於沒有做功課,可是又不想錯過該看的點,所以最後決定參加當地的導覽團。出發時間是近中午的11點,於是就趁早上的時間悠閒地吃個早餐,然後逛個市場,最後再回到 Jaffa Gate 報名參加導覽。完美的計畫。
吃很飽,接著去逛附近的市場剛剛好。也還好是因為很飽的關係,不然大概會接著買一堆 (吃了應該會拉肚子的) 奇特食物亂吃。
真的如果不是剛剛早餐吃太飽+擔心語言不通被當肥羊宰 (無限蔓延的被害妄想) + 天氣很熱食慾不振,應該可以從頭吃到尾。各位看倌們如果有同行旅伴可以 (在拉肚子的時候) 互相照料的話,真的可以考慮找一餐來市場吃吃喝喝。
時間來到十一點,在 Jaffa Gate 外找導覽團的人報到繳錢。不愧是地中海的夏天,晴空萬里一片雲也沒有,氣溫絕對有破攝氏三十度... 實在不解為何要約在這種肯定中暑的時間開導覽。但也沒有太多的選擇 (因為沒有做功課),也只能好自為之罩子放亮有機會就往有陰影的地方靠。
雖然是在古城西的 Jaffa Gate 集合,但是真正的導覽是從城南的 Zion Gate,由1967年 Six-Day War 時以色列軍隊從約旦手上搶下東耶路薩冷的第一站開始。導遊說牆上坑坑疤疤一點一點的凹槽,是當時交戰時留下的彈孔痕跡。話說其實在二戰後聯合國曾經決議將耶路薩冷視為「獨立個體 (Corpus Separatum)」,不屬於任何國家,直屬於聯合國之下。但決議歸決議,在1967 年之後耶路薩冷實質上是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還被列為首都,但是不受世界各國所承認 (因此絕大多數國家在以色利的外館或辦事處,其實都是在以色列的實質首都 Tel Aviv)。情勢複雜程度也許遠超過台海關係...。
下一站是大衛王墓 (King David’s Tomb) 和耶穌的最後晚餐現場 (The Cenacle)。雖然導遊說了超多,但是天氣實在太熱、理祖宅對猶太基督歷史又沒有概念 (更別說認識相對應的英文單字),整個完全無法集中精神吸收知識,只記得導遊不只一次強調人們「相信」那個是大衛的墓、這個地方就是耶穌辦告別演唱會的地方。讓人想起某次 MCR 學術會哲學系的小哥提出的「哥倫布的船」(或是類似的歷史物件位移所帶來) 的哲學難題。
老實說最後晚餐的房間就是一個充滿觀光客和朝聖人士的房間,因為人太多太雜了實在感受不到神聖的氣氛。(雖然說同樣是人多又雜但是巴黎聖母院還是充滿聖光神氣的感覺...) (所以大概是因為太熱的緣故)。
參觀完最後晚餐的房間,轉往樓下的大衛王墓。因為猶太教裡男眾女眾要分開祈禱,所以大衛墓也就從中間被隔板隔成兩半。在 Western Wall 也是同樣的設定。
參觀結束後轉回古城內,來到東南角的 Jewish Quarter。耶路薩冷古城區依照四個城門的連線大致分成四大區塊,分別是西北部的 Christian Quarter, 西南的 Armenian Quarter, 東南的 Jewish Quarter 和東北的 Muslim Quarter. 如果外星人也研究地球人族群結構的話,一定會覺得這個地方相當奇特,根本是 Sympartic population structure 的經典範例。如果光從街景來看,差異最大的應該是 Jewish Quarter 和 Muslim Quarter -- 明明只隔一條街,從整潔明亮的巷弄瞬間跳成昏暗雜亂的夜市,還以爲自己在無意識間穿越了某種形式的時空走廊。然而造就此般「格差」的原因,恐怕不是什麼猶太人穆斯林天性問題,顯然是當局在分配建設資源上有明顯的差異性。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大小眼,應該就不用多作解釋吧。
下一站移動到另一個重點:西牆 (Western Wall, 又稱哭牆 Wailing Wall, 但猶太人貌似不喜歡後面這種稱呼方法)。西牆的後面就是 Temple Mount, 同時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聖地。真的是神聖到不行的地方。雖然說以色列強勢佔領了耶路薩冷,但是 Temple Mount 的主控權仍在穆斯林手上,所以猶太人能夠最貼近 Temple Mount 的地點就是這面西牆,或是後來挖的地底隧道 。(地底隧道要提前預約買票才能進去。聽說現場買很多是黃牛詐騙票,因為功課做不夠所以不敢貿然衝。)
現在回想起來,耶路薩冷古城裡雖然到處是人,路又窄,建築密,但真是個安靜到不可思議的地方。大概也是因為路窄階梯多,連騎腳踏車都不方便,更別說其他噪音很多的交通工具。窄路兩旁店家雖然多,但幾乎沒有像台灣一樣家家各種背景音樂或電視新聞戲劇連環放送的情況。雖然走在路上時常會被小販纏上強迫推銷也是很煩,但是到處充斥的著氣氛不搭的音樂好。
中午吃飯的地點在 Muslim Quarter 裡一家導遊推薦的中東(素食?)小吃吃到飽的店用餐。其實不一定要在這家吃,但是人生地不熟沒做功課的情況,導遊推薦什麼就吃什麼,整個就是被當肥羊宰。好吃是好吃,但是同行的米國大叔阿姨們都好客氣啊吃好少,害我不好意思一直續盤加菜。現在想想當時到底是在客氣什麼,想吃什麼就點什麼啊笨蛋。
其實教堂裡的看點真的很多,不管是從宗教面、文化面、建築面,甚至從考古學的角度出發想必都是收穫滿點。如果要我選耶路薩冷裡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一定是這個教堂 (啊啊好吧,還有西牆也是,真的相當震撼)。
半天的導覽就到教堂這裡結束解散。因為剛剛一直都是跟著導覽大叔的腳步走,突然被就地放生有點惶恐。好在是天還亮,手上也有地圖,就抱著半閒逛半探險的心情故作輕鬆地散步回旅館去。
最後有順利在太陽下山很前回到旅館。整個鐵腿累癱。抓了飲料跑去頂樓乘涼放空。
等了快一個小時。一輛車也沒有。連公車也沒有。期間很多背包客,路人還有荷槍的阿兵哥來車站觀望一下,就沿著輕軌軌道離開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天色也越來越暗,突然意識到該不會是今天沒有輕軌列車可以搭吧!眼見路上開始出現公車,雖然是可以認賠放棄已經買好的輕軌車票,但是也不知道該坐那班公車才進得了城...。也有想過乾脆和其他人 (?) 一樣就先沿著軌道走,走到遇到第一班列車的時候再上車也是辦法,可是如果剛好在沒有車站的路段遇到來車,豈不是太囧了。就在腦內模擬各種逃生路線猶豫不決的時候,列車出現了--- 但是每班車都過站不停,貌似正在調度中,不過這樣應該是馬上就會開始營運的意思吧。於是安心下來,繼續等車。
結果一等又是半小時。可惡耶,如果當初一下客運就直接用走的,現在應該也已經到旅館休息歇腳了吧。可惡可惡。因為被已經買了的車票+已經花下去的等待時間綁架,最後還是搭著安息日後第一班往城內的列車,到達古城西側的 Jaffa Gate, 已是過晚上八點。
跨進世界古城耶路薩冷第一步。(覺得有點感動?) |
但是真正的挑戰從現在才開始。首先應該先慶幸自己身上唯一行李只有背上的背包,因為整個耶路薩冷老城區全部都是石塊路,而且上上下下石梯很多。布滿密密麻麻錯綜小路,路標有是有,但是晚上完全看不清楚,再說也是寫希伯來文或阿拉伯文,對於這種沒有做功課的觀光客一點幫助也沒有。本來覺得沒關係手上有預先下載好的離線地圖應該沒問題吧。是的白天的話沒什麼問題,但晚上的古城內根本一片漆黑,而且這天不知道是有活動慶典還是單純只是安息日結束的日常,到處都是拒馬和荷槍武警,邊走邊擔心自己會不會不小心闖進禁區然後被轟成蜂窩這樣。
跟著地圖,逆著人流,來到了好像應該要拐彎的地方,但是路卻被警察 (軍人?) 封起來了。想說大概不是這條吧,畢竟看起來是條很黑的路,實在不像會有旅館的地方,而且又被封起來了大概有問題?所以繼續往前走,但是越走越覺得不對勁,所以最後又折回原來的路口,鼓起累積了好幾天的勇氣,問了站哨的警察可不可以讓我過去。此時不得不再度讚嘆以色列不愧是米國在中東的自治區 (?),警察大人沒說什麼就放我過拒馬走進那個黑到必須開手機燈出來照路的小巷裡去。還好路不長,馬上就到了旅館。根本沒有招牌。要不是有地圖在手一定直接錯過吧。
白天時補拍的 Citadel Youth Hostel 入口。就算是白天也是一樣低調... |
旅館二樓的公共空間,濃濃中東風味。我住的房間在三樓,整棟沒記錯的話共四層。 |
當晚睡房間的只有我一個人,其他人都是睡頂樓露天床位。確實露天床位才是正解啊。因為耶路薩冷古城整個就是蟻穴的構造,多數的房間不會有對外窗戶,又沒有冷氣,整個晚上相當悶熱難受。各位看倌們如果有同行旅伴可以互相照料的話,真的可以考慮頂樓的床位,便宜又舒適,也是不錯的體驗。
走了整天的路,晚上又被到處都是步槍的街景震撼到,晚上顧不得悶熱也一路睡到隔天。因為本來來以色列的目的只是想看 IP 的表演,對其他地方,包括耶路薩冷,沒有太多研究,所以隔天的行程也就相當隨興自由。由於沒有做功課,可是又不想錯過該看的點,所以最後決定參加當地的導覽團。出發時間是近中午的11點,於是就趁早上的時間悠閒地吃個早餐,然後逛個市場,最後再回到 Jaffa Gate 報名參加導覽。完美的計畫。
吃早餐的地方 Cafe Kadosh |
店內風景 (使用文青濾鏡) |
招牌早餐套餐 (或是類似的東西,已忘@@) |
吃早餐的地方貌似是地方名店。並沒有特意去查,但也是在街上晃了快一個小時才好不容易覓到一家看起來好吃不雷但應該不會太貴的店。確實好吃,三種起司一次滿足,然而那個煎蛋 (omelette) 和點餐時的想像實在有些差距 (早知如此就該點 eggs benedict...) 。印象中價錢大概跟台北的早午餐差不多,不過份量還不錯多,有吃很飽的感覺。
位在新城 (?) 區的 Machane Yehudah Market |
水果攤 (之一) |
點心攤 (之一) |
香料茶葉攤 (之一) |
在魚販攤位撞見貌似烏魚子的生物...? |
看得出這家蔬菜攤信仰相當虔誠 |
蛋糕攤 (有高手大大可以幫忙 P 掉那罐穩潔嗎) |
麵包攤 (之一)。 |
真的如果不是剛剛早餐吃太飽+擔心語言不通被當肥羊宰 (無限蔓延的被害妄想) + 天氣很熱食慾不振,應該可以從頭吃到尾。各位看倌們如果有同行旅伴可以 (在拉肚子的時候) 互相照料的話,真的可以考慮找一餐來市場吃吃喝喝。
市場周邊一間造型相當搶眼的建築。 |
時間來到十一點,在 Jaffa Gate 外找導覽團的人報到繳錢。不愧是地中海的夏天,晴空萬里一片雲也沒有,氣溫絕對有破攝氏三十度... 實在不解為何要約在這種肯定中暑的時間開導覽。但也沒有太多的選擇 (因為沒有做功課),也只能好自為之罩子放亮有機會就往有陰影的地方靠。
雖然是在古城西的 Jaffa Gate 集合,但是真正的導覽是從城南的 Zion Gate,由1967年 Six-Day War 時以色列軍隊從約旦手上搶下東耶路薩冷的第一站開始。導遊說牆上坑坑疤疤一點一點的凹槽,是當時交戰時留下的彈孔痕跡。話說其實在二戰後聯合國曾經決議將耶路薩冷視為「獨立個體 (Corpus Separatum)」,不屬於任何國家,直屬於聯合國之下。但決議歸決議,在1967 年之後耶路薩冷實質上是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還被列為首都,但是不受世界各國所承認 (因此絕大多數國家在以色利的外館或辦事處,其實都是在以色列的實質首都 Tel Aviv)。情勢複雜程度也許遠超過台海關係...。
Zion Gate |
位在 Mount Zion 的 Dormition Abbey |
下一站是大衛王墓 (King David’s Tomb) 和耶穌的最後晚餐現場 (The Cenacle)。雖然導遊說了超多,但是天氣實在太熱、理祖宅對猶太基督歷史又沒有概念 (更別說認識相對應的英文單字),整個完全無法集中精神吸收知識,只記得導遊不只一次強調人們「相信」那個是大衛的墓、這個地方就是耶穌辦告別演唱會的地方。讓人想起某次 MCR 學術會哲學系的小哥提出的「哥倫布的船」(或是類似的歷史物件位移所帶來) 的哲學難題。
The Cenacle. 正好遇上一個牧師 (?) 大叔禱告中 (?)。 |
老實說最後晚餐的房間就是一個充滿觀光客和朝聖人士的房間,因為人太多太雜了實在感受不到神聖的氣氛。(雖然說同樣是人多又雜但是巴黎聖母院還是充滿聖光神氣的感覺...) (所以大概是因為太熱的緣故)。
注意力已然渙散,自然而然把焦點轉移到和歷史沒有直接關聯的圖騰上... |
參觀完最後晚餐的房間,轉往樓下的大衛王墓。因為猶太教裡男眾女眾要分開祈禱,所以大衛墓也就從中間被隔板隔成兩半。在 Western Wall 也是同樣的設定。
大衛王墓 |
參觀結束後轉回古城內,來到東南角的 Jewish Quarter。耶路薩冷古城區依照四個城門的連線大致分成四大區塊,分別是西北部的 Christian Quarter, 西南的 Armenian Quarter, 東南的 Jewish Quarter 和東北的 Muslim Quarter. 如果外星人也研究地球人族群結構的話,一定會覺得這個地方相當奇特,根本是 Sympartic population structure 的經典範例。如果光從街景來看,差異最大的應該是 Jewish Quarter 和 Muslim Quarter -- 明明只隔一條街,從整潔明亮的巷弄瞬間跳成昏暗雜亂的夜市,還以爲自己在無意識間穿越了某種形式的時空走廊。然而造就此般「格差」的原因,恐怕不是什麼猶太人穆斯林天性問題,顯然是當局在分配建設資源上有明顯的差異性。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大小眼,應該就不用多作解釋吧。
羅馬時代的遺跡 |
棕梠樹所在的點為以前羅馬街道兩旁廊柱的位置。左手邊紅衣的是導遊大叔。 |
從 Jewish Quarter 的制高點可以看到耶路薩冷的地標 The Dome of the Rock (金色屋頂的清真寺). |
下一站移動到另一個重點:西牆 (Western Wall, 又稱哭牆 Wailing Wall, 但猶太人貌似不喜歡後面這種稱呼方法)。西牆的後面就是 Temple Mount, 同時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聖地。真的是神聖到不行的地方。雖然說以色列強勢佔領了耶路薩冷,但是 Temple Mount 的主控權仍在穆斯林手上,所以猶太人能夠最貼近 Temple Mount 的地點就是這面西牆,或是後來挖的地底隧道 。(地底隧道要提前預約買票才能進去。聽說現場買很多是黃牛詐騙票,因為功課做不夠所以不敢貿然衝。)
停在西牆廣場的善心人士 (?) 贊助免費冰水取水站。根本是沙漠中的綠洲啊啊啊! |
到處都是阿兵哥阿兵姐。雖然導遊大叔說在街上看到很多軍人代表現在是太平盛世不需要備戰的意思,但到處都是步槍看了還是會怕怕 (弱弱升斗小民) |
Western Wall. 一樣分男眾女眾區。男眾區範圍比較大比較接近聖地,不過女眾區有可以遮陽的陰影區...。 |
祈禱中的人們 |
牆上隙縫中塞著寫了願望的紙片。每年固定某個時刻廟方 (?) 會把卡在牆上沒有掉出來的紙片清出來送到廟裡呈給神明。所以一定要卡好卡滿... |
現在回想起來,耶路薩冷古城裡雖然到處是人,路又窄,建築密,但真是個安靜到不可思議的地方。大概也是因為路窄階梯多,連騎腳踏車都不方便,更別說其他噪音很多的交通工具。窄路兩旁店家雖然多,但幾乎沒有像台灣一樣家家各種背景音樂或電視新聞戲劇連環放送的情況。雖然走在路上時常會被小販纏上強迫推銷也是很煩,但是到處充斥的著氣氛不搭的音樂好。
中午吃飯的地點在 Muslim Quarter 裡一家導遊推薦的中東(素食?)小吃吃到飽的店用餐。其實不一定要在這家吃,但是人生地不熟沒做功課的情況,導遊推薦什麼就吃什麼,整個就是被當肥羊宰。好吃是好吃,但是同行的米國大叔阿姨們都好客氣啊吃好少,害我不好意思一直續盤加菜。現在想想當時到底是在客氣什麼,想吃什麼就點什麼啊笨蛋。
午餐吃這家 Abu Shukri Restaurant |
各種經典中東小菜。吃完可再續盤。 |
額外加點的薄荷檸檬汁。好喝~ |
下午的行程是耶穌生前的最後一哩路 (?)。如果平常有研讀聖經的話應該對這段路不陌生,然而問題的核心是本人對聖經相當陌生...。所以也只能喔喔點頭拍照...。(掩面)
Via Dolorosa。沒錯就是這麼窄的一條路。 |
Station V. Simon of Cyrene 幫耶穌背十字架的地方。 |
傳說中耶穌的手印 (不懂為何會有人想在這裡買印有估狗搜尋器的T恤) |
Station VI: Veronica 幫耶穌擦臉的點 |
Station VII: 耶穌第二次跌倒的地方。 |
再往下個點的路上。耶穌如果天上有知自己當年背著十字架走的坎坷路現在變成這副光景不知作何感想.... |
專賣鴿子和兔子肉的店鋪?! (完全分心) |
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 |
最後來到耶穌上十字架,以及空墓穴的所在地 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如果說耶路薩冷本身是西方和中東世界的宗教聯合國,那麼這座教堂可說是各路基督教/天主教的聯合國。各個教派在教堂裡各自「佔領」一個和本身教義息息相關的區塊,用自己的方式「佈置」空間,簡直是個活生生的基督/天主教博物館。就算對宗教近乎毫無概念的人 (如我),逛起來也是驚喜連連。不過最好真的要有導遊,或至少是熟悉基督宗教的人同行,才會知道看點在哪裡。
從教堂裡走出來的修女 (?) 聖光四射 |
教堂入口的壁畫一針見血呈現教堂主題 (耶穌從十字架上解下躺在石板上)。 |
然後送入墓穴。果然漫畫才是世界的共通語言 (什麼結論?) |
相傳是耶穌躺過的石板 (Stone of Anointing)。信徒們會把信物放在石板上「祝聖」(相當於台灣傳統民俗中過香爐的概念?)。作為一個有像學樣的觀光客,也老老實實地把要寄出的明信片和送人的紀念品全部攤在石板上祈求神力加持。 |
The Edicule. 保護耶穌墓穴的建物。乍看之下根本是廟中廟。可惜當時正在整修無法參觀。 |
排隊參拜耶穌十字架殘骸的人龍。因為看起來要排很久空間又很小所以放棄。 |
其實教堂裡的看點真的很多,不管是從宗教面、文化面、建築面,甚至從考古學的角度出發想必都是收穫滿點。如果要我選耶路薩冷裡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一定是這個教堂 (啊啊好吧,還有西牆也是,真的相當震撼)。
半天的導覽就到教堂這裡結束解散。因為剛剛一直都是跟著導覽大叔的腳步走,突然被就地放生有點惶恐。好在是天還亮,手上也有地圖,就抱著半閒逛半探險的心情故作輕鬆地散步回旅館去。
古城內民家養的狗? 河馬? |
野生喵星人 |
看得出這家雜貨店老闆的藝術造詣頗高 |
古城內的尋常街景 |
整隻的烤羊?! |
最後有順利在太陽下山很前回到旅館。整個鐵腿累癱。抓了飲料跑去頂樓乘涼放空。
旅館頂樓的風景。真後悔應該選住露天床位的。 |
放空到太陽下山,回房間開始拼命寫明信片。畢竟明天就要回Tel Aviv坐飛機回英國了,如果下午厚著臉皮拿去加持過的明信片們沒有從 Jerusalem 寄出的話,不就太沒意思了嗎。快寫完的時候今晚共用房間的室友出現了。是個(感覺得出來)信仰相當虔誠、在夏威夷當小學老師的菲裔米國姊姊。姊姊超級會聊天的,說了很多她和男友的各種(光怪陸離的)旅行奇遇記 (譬如說被黃牛騙錢,被假官方旅社扣護照強迫消費之類),相較之下才知自以為豐富的旅行經驗根本不算什麼。是說那樣的經驗還是不要有比較好。
晚上一樣悶熱。不過同樣拜白天累到爆炸之賜 (?),躺在床上沒過多就像被催眠一樣立刻睡去。